会议专题

基于社会公平的优质教育设施选址机制及引导--以南京为例

研究从社会公平视角出发,在进行实地考察、人员访谈和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南京新区优质教育设施建校机制,对比各学校空间特征.并基于社会公平提出城市规划对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空间选址的建议.结果表明:建校涉及名校校方、政府、教育局、民间资本、家长多方利益,是多方利益互相博弈的结果.新区开设名校分校多为民间资本推动促成.政府对名校新区开设分校持鼓励态度.新区名校分校多有民间资金注入.教育局鼓励新区开设名校分校行为,但管控能力弱.通过对学校与优质小学空间绑定指数、与房价的空间匹配指数、与优质设施配套指数的特征分析,提出公办、民办学校分开考虑;理性看待“名校+名盘”的开发模式;避免民办与公办学校同质竞争等建议.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探索改善和解决优质教育设施社会公平问题的新思路,促进教育设施供给的效率和公平.

教育设施 选址机制 空间布局 社会公平

易婷婷 熊娅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区域总部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贵阳

中文

1-19

2015-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