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海社会治理新常态下的社区规划机制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趋缓,城市扩张受限,中国城市普遍迎来了城市更新的时代.在上海,市民社会的不断发育,公众维权意识的加强,民众需求的多元化,再加上一系列社会矛盾的加剧使”社会治理”成为不容忽视的战略议题.由于我国的城市规划学科在社会研究层面尚存在一定的缺位,将”社区规划”引入现有的规划体系不但能有效改变城市规划作为精英决策不接地气,重开发轻维护,重结果轻过程的现实困境,对社会管理创新也具有深远的意义.社区规划的推进必须首先建立在体制机制的改革上,应及时通过向基层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赋权,明确街道和居委的宣传组织职能,鼓励公共服务向社会输出,明确编制规程并确定社区规划的法定地位,建立社区规划实施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其次在规划方法上,社区规划必须以人为本,将公众参与作为主要手段,通过社区数据中心的建设落实社区规划的技术支持,通过社区规划师、志愿者、市民代表的组织招募与培训构建社区规划的人才梯队,通过公共财政拨款和”社区发展基金”双重来源保障社区发展的经费需求,从而确保社区规划的专业性、平等性和可操作性.

城市建设 社区规划 社会治理 公众参与

沈高洁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贵阳

中文

1-12

2015-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