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京市社区文体设施评价体系建构

本文以南京市为基点,通过建构评价体系,深入了解社区文体设施使用情况及背后原因.研究思路依据典型案例选择-—建构多维度指标体系—-综合分析—-策略建议展开.笔者首先依据南京市用地特征,甄选出6个街道和12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通过量化指标、空间图示、文字评述等多种评价方式,创新性地建构“空间-活动-开发运营”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对南京市社区文体设施进行全面评估.从空间特征、活动特征、开发运营特征三角度进行单因子分析;借助spss相关性、空间模式图、机制成因等方法进行双因子互动分析.每个社区由于人口组成、区位、历史原因等各不同,社区在文体设施的需求上也会存在差异,规划标准制定时要预留一定弹性面积以适应实际需求。规划设计时可委托美术、雕塑等艺术家,对社区进行更精致的空间设计,营造宜人环境。拓宽思维,将更多“半室外”“室外”空间引入,激发空间活力。对于老城可采取产权置换、零散修补,尽可能增加使用面积;当面积不够时优先保证多功能厅、音舞等大空间。对于新城,宜结合城市开发情况进行规划,采取小区会所模式或城市社区综合体模式。

社区规划 文体设施 评价体系 人居环境

蔡培祺 王承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贵阳

中文

1-13

2015-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