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改变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二元复合驱为例

针对新疆油田七东1区二元复合驱过程中的配方评价问题,考察了4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KPS、两性型AF-36、非离子型L05、阳离子型1227)改变亲油性天然岩心模型表面润湿性的能力,进而考察了这4类表活剂分别与聚合物组成的二元配方体系对七东1区原油的界面张力并计算了粘附功,最后利用这4类表活剂对七东1区原油进行了静态洗油效率和驱油效率的考察.结果表明:与纯水相比,4种表面活性剂均能使岩石表面的润湿性由油性润湿向中性润湿或水性润湿改变;只有AF-36对原油的界面张力可以达到超低,为1.7×10-2mN﹒m-1,并且AF-36剥离岩石表面油滴所需克服的粘附功为0.018J,在4种表活剂里面为最小;AF-36的静态洗油效率和驱油后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分别为85.7%和12.7%,在4种表活剂里最高;通常配方体系剥离岩石表面油滴所需克服的粘附功越小,静态洗油效率和驱油效率就越高.

石油开采 二元复合驱 表面活性剂 岩石润湿性 驱油效率

孙记夫 陈权生 吴运强 赵文强 李荣华 栾和鑫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国内会议

第三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10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