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材料的筛选与电镜观察
水平抗性越来越受到育种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的重视。水平抗性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虽然其抗病程度不及垂直抗性,但对不同的生理小种都具有一定的抗性,而且表现出多种保护机制,如对晚疫病菌孢子侵入寄主的抗性(抗侵入)、对菌丝体侵入寄主后的抗性(抗扩展)、抑制孢子囊的发育及形成和抑制孢子囊在单位感染面积上的形成能力等抗性。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在生长期虽然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晚疫病,但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且抗性较稳定持久,因此培育水平抗性品种对防治晚疫病意义重大。本试验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从63个马铃薯材料中筛选出“加湘1号”和“2-2”两个高抗晚疫病的材料,后又经活体混合接种验证,确实为高抗材料,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叶片的显微结构,发现抗性品种叶片表面的蜡质层比感病品种“费乌瑞它”厚,推测蜡质层的厚度是决定马铃薯抗晚疫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后续将继续研究晚疫病菌孢子囊是否能在抗性材料叶片表面萌发,能否成功侵入抗性材料,侵入后抗性材料是否能限制菌丝的扩展等方面进行显微观察,并测试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揭示水平抗病性的机理打下基础。
马铃薯 水平抗晚疫病材料 显微结构 基因表达
周倩 刘甜甜 吴秋云 胡新喜 宋勇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湖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8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62-266
2015-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