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马铃薯新品种“中薯18号”选育

针对中国马铃薯中晚熟栽培地区,鲜薯食用品种块茎形状和品质差、薯块商品性欠佳,适应性和抗病性差等问题,通过有性杂交选育成了优质、丰产并适应性广的中晚熟鲜薯食用新品种”中薯18号”,2013年参加马铃薯生产试验,8点平均产量2048kg/667m2,比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6.8%,5点增3点减。平均生育期99d,比对照品种晚7d。平均结薯数5.9个,平均单薯重131g,商品薯率71.5%。播前一个月出窖,催芽,晒种,10cm土层稳定通过8℃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采用垄作点播方式种植,种植密度保持在4000—4500株/667m2为宜,由于块茎较大,切块播种注意每块须带1~2个芽。按当地生产水平适当增施有机肥,合理增施化肥,施足基肥。生育期间及时中耕培土,有条件灌溉的要及时灌溉,严格防治晚疫病,7月下旬至8月下旬根据晚疫病发生情况适当喷药防控,9月中下旬收获。

马铃薯 品种选育 作物产量 农艺性状 栽培管理

段绍光 庞万福 卞春松 徐建飞 刘杰 李广存 金黎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北京

中文

267-268

2015-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