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不同播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是影响中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受降水量的影响,作物的产量常年低而不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一项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沟垄种植为一体的旱作农业新技术.中国内陆地区如甘肃、青海、内蒙等省份地形复杂,灌溉困难,因此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可以富集利用农田表面雨水,最大限度地解决土壤水分蒸发的问题.一膜两年用技术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新的突破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种植方式的改变,种植密度也成为限制马铃薯高产的影响因子之一。本研究设置不同的马铃薯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一膜两年用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密度的增长,高密度马铃薯处理在现蕾期后,各生育时期出现缩短,总生育期也随之缩短,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同时,过高的密度也影响了马铃薯的出苗,在6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时出苗率大大下降,不足79. 3%。随着密度的增大,马铃薯生长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株高的减小不能提供良好的空间支持,不利于光合源面积的扩大,从而影响到马铃薯的商品品质。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低密度的马铃薯单株薯重及单株结薯数都比高密度的多,但是由于种植密度较低,单位面积的产量也不高;高密度的马铃薯单株薯重及单株结薯数比低密度的少,且商品率也较低密度的马铃薯有所下降,但由于种植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综合各方面因素,播种密度在45000株/hm2左右时,获得的产量和商品品质较高,同时也能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马铃薯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种植密度 生长发育 作物产量
杨祁峰 折翰非 熊春蓉 岳云 朱永永 张永祥
甘肃省农牧厅,甘肃兰州730000 诺普信西北作物部,陕西西安710016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3-278
2015-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