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春马铃薯地膜抗旱防涝的应用
马铃薯是云南省的第三大作物,种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大春马铃薯在曲靖市的种植面积达14.07万hm2,为进一步提高大春马铃薯产量,改善马铃薯的品质,增加种植户的收入,探究地膜在大春马铃薯抗旱防涝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会泽和宣威两处试验点膜侧栽培最高,分别达到1391.0kg/667m2和1790.76kg/667m2。宣威试验点播种期土壤含水量是9.8%,第一次下透雨的时间是5月2日,此时马铃薯是现蕾期;会泽试验点播种期土壤含水量是15.34%,6月28日第一次下透雨,此时马铃薯是开花期。由于5月份前干旱突出,侧膜栽培模式在集雨防旱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要求高,两地均有透雨,保障了土壤的含水量,故而产量最高。高垄双行地膜覆盖种植模式使得水分经地膜流向地沟,集雨效果不好,马铃薯开花期水分不足导致两地该模式产量是最低,分别是755.47kg/667m2和856.86kg/667m2。
马铃薯 地膜覆盖 抗旱防涝作用 作物产量
胡海林 陈建林 钱彩霞 丁云双 陈吉昆 徐春秀
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云南曲靖6555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57-363
2015-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