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水分条件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

随着水资源的日渐匮乏,如何降低农业用水消耗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前农业用水研究的热点.本试验通过对兰州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马铃薯产量的形成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供水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增加,但供水过多时产量会逐渐降低;随灌水量的增加,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先升后降。以上结果均与前人研究所得结果一致。通过试验结果计算得出,当蒸散量为463 mm时,马铃薯产量最高。这与肖俊夫等建立的中国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与产量关系模型中西北地区马铃薯的ETc=369.32mm.ET经济=296.98mm结果不甚一致,造成该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兰州地处干旱区,因而蒸发量高于西北地区的理论平均值。因此,在西北干旱区的马铃薯生产中,应重视水分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保证适宜水分供给量,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马铃薯 水分环境 作物产量 资源利用效率

康益晨 王世详 李军宁 刘宜昌 秦舒浩 张俊莲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北京

中文

380-384

2015-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