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各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并大概比较了不同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优劣,生物源性的止血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好,但有免疫原性的风险,如胶原蛋白类材料在原料处理时容易使抗原暴露导致免疫原性增强,而且炎症反应为其主要副作用,纤维蛋白类材料使用动物源性原料容易因为交叉免疫导致凝血障碍,但其材料的同源性高使其生物相容性在各类材料中最好。合成类止血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可通过修饰改造调控,但较易导致并发症,α-氰基丙烯酸酯类、氧化纤维素类等材料均要求必要时移除干净,避免成为异物残留。还有其他类型的止血材料,如琥珀酰亚胺酯类粘合剂、贻贝粘蛋白粘合剂、明胶、可吸收多糖微球等材料均取得了肯定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但国内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的不完善导致临床前和临床相关数据的缺乏,既增加了此类材料审评时的难度,同时容易造成研发者资源的浪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型止血材料的研发。相信随着有关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与提高,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更完整的技术要求中能研发出更多各类型的止血材料,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

可吸收止血材料 生物相容性 安全性评价

樊鸿浩 邓乐君 李伟达 招健华 朱晋辉 李茹冰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剂科,广州 510010;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州 510006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剂科,广州 510010 南方医科大学,广州 510515

国内会议

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广州

中文

1-9

2015-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