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雷公藤对人PBMC免疫抑制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雷公藤药材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谱中特征峰与免疫抑制药效的相关性,为确定雷公藤免疫抑制活性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方法:对八个产地雷公藤药材分别进行提取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各产地雷公藤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为空白处理组、模型组、系列浓度的药物处理组.各组PBMC在空白或模型或药物处理48h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IFN-γ和IL-2的含量.对各产地指纹图谱信息和药效实验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谱效关系分析.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浓度给药组IFN-γ和IL-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不同产地雷公藤提取物对IFN-γ和IL-2的IC50值有差异.在雷公藤29个特征峰中,对抑制IL-2作用贡献由强到弱的各峰顺序为:23>21>19>26>27>7>8>15>9>17>6>1>20>5>10>22>3;对抑制IFN-γ作用贡献由强到弱的各峰顺序为:27>7>23>21>26>8>9>15>1>6,10>28>5>25>19>3,4. 结论:第1、3、5、6、7、8、9、10、15、19、21、23、26、27号峰是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主要药效峰,是雷公藤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主要成分.

雷公藤 药材提取物 临床应用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免疫抑制活性 谱效关系

昊霞 林兵 王忠震 刘志宏 宋洪涛

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福建厦门36110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建福州350025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建福州350025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建福州350025;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国内会议

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福州

中文

1-9

2015-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