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比较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科技期刊(VIP)、Pubmed、the CochraneCentral library、Embase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有14个临床试验纳入研究,共3295个患者,其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区间在1.5~2.0(低抗凝强度组)1403例,INR目标区间在2.0~3.0(标准抗凝强度组)1892例. 结果:低抗凝强度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抗凝强度组[RR=0.47,95%CI(0.37,0.59),P<0.00001];低抗凝强度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与标准抗凝强度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1.35,95%CI(1.00,1.84),P=0.05],低抗凝强度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与标准抗凝强度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1.44,95%CI(1.01,2.05),P=0.05];两组在死亡率方面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1.06,95%CI(0.85,1.31),P=0.60]. 结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与标准强度相比可显著降低包括致命/严重出血在内的出血发生率,可能不会提高血栓栓塞发生率.

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凝强度 疗效评价 安全性

王航 许晓刚 黄品芳 王长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福州350005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州350004

国内会议

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福州

中文

1-14

2015-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