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供临床参考.方法:检索搜集关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文献,并制定纳入文献的标准,根据骨吸收和形成的标志物PINP(1型原胶原N-端前肽)与CTX(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唑来膦酸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后,骨代谢物S-CTX与PINP的量显著减少后并保持在较低范围内,且S-CTX的量减少更多.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不止是单纯抑制骨吸收,而是抑制骨吸收与形成后,保持着较低的代谢水平即减缓了骨转换,且骨吸收量要较骨形成量少的作用机制.

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 药理活性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俞惠翻 许彩燕 王美月 陈桂月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药学科,福建漳州363000

国内会议

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福州

中文

1-6

2015-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