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芩甙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对iNOS、NF-κB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受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肝细胞凋亡情况、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核转录因子(NF-κB)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黄芩甙处理组(B组:黄芩甙200mg/kg处理),采用Pringle’s法复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前半小时经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芩甙注射液,于缺血再灌注6小时后取材.常规病理观察大鼠受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RT-PCR法检测组织中iNOS与NF-κB mRNA水平表达情况的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水平表达情况的变化. 结果: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6小时后,黄芩甙处理组(B组)及IR组iNOS、NF-κB mRNA水平及Caspase-3蛋白水平均较S组高,IR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甙处理组及IR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均较S组高,IR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甙处理组及IR组肝组织病理学损害均重于S组,IR组肝细胞损害最重,B组肝细胞损害明显改善. 结论:黄芩甙可下调受损肝组织中iNOS与NF-κB的表达,抑制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过程,通过抗炎和抗凋亡作用,发挥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黄芩甙 实验药理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核转录因子 半胱天冬酶-3 蛋白表达

章宝燕 林拥华 林志强 张国伟 陈婷婷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福建,泉州,362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福建,泉州,362000

国内会议

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福州

中文

1-13

2015-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