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象医学中素证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素证”一词由东武李济马首次提出,是四象体质医学的特征之一,是四象医学临床方法论中的重要因素.在东武李济马的著作原文中虽对素证进行了列举,但并未对素证进行明确定义.因此,众医家对素证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大家对素证的概念及范畴的认识尚不统一.笔者通过回顾有关素证概念的研究,提出个人拙见,以期与通道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素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素证有三层含义:内在的体质因素;生理之证;病理之证。狭义的素证是指生理之证。狭义的素证是指健康人们平日的生活习惯、喜恶、及生理状态,是内在的四象体质因素的外在表现。健康人的偏小之脏(保命之主)健旺,性情偏颇不严重,各体制之间在这一阶段的区别虽不太明显,但可以观察生理之证(狭义的素证)司外揣内,为了解内在的体质因素、判断体质提供资料,从无病状态先“知人”。当人的偏小之脏(保命之主)开始受损,性情偏颇加重,人们开始出现不适的症状,一旦超过生理范畴则发为病理之证(病证)。医师根据生理之证与病理之证的变化,进行体质病证分类(表里、顺逆、轻重险危),再施以体质病证处方进行治疗。生理之证可以说是判断病证的属性(表里、顺逆、轻重险危)的基准点。两者根据保命之主的盛衰,在特定范围内相互转化,这一转化的过程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轨迹的体现。
中医体质 四象医学 素证 生理机制 病理机制
李延华 高炳熙
庆熙大学校韩医科大学四象体质科,韩国
国内会议
世界中联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2015国际中医体质学术高峰会议
香港
中文
133-137
2015-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