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4年3月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利用Micpas实况资料、FY-2C卫星云图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3月29日夜间至31日凌晨发生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30日凌晨的强对流过程的触发机制是地面偏南和东南气流辐合及边界层辐合线,属于暖平流强迫;31日凌晨的强对流过程的触发机制是地面冷锋的动力抬升和边界层辐合线,属于冷平流强迫。暖平流强迫产生的对流风暴一般强回波伸展高度较高,中层径向辐合更为深厚,多个单体合并增强以及回波的列车效应使降水增幅;冷平流强迫产生的飑线强回波高度相对较低,大范围的后侧入流叠加了冷平流的作用,使飑线移速加快.产生大范围雷暴大风天气.
强对流天气过程 暖平流强迫 冷平流强迫 强回波高度
覃靖 潘海
柳州市气象局,广西柳州545001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80-82
201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