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桂东南春季两次强对流冰雹天气对比分析

运用常规气象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春季发生在桂东南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造成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是高空槽东移发展、低层切变线南压和地面冷空气南下,再配合高空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有利于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从物理量场分析发现,两次过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较好,产生了强上升运动;水汽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不稳定能量较大,但由于湿层浅薄,导致两次过程以短时雷雨大风、冰雹为主,产生的降雨量级却不是很大。冰雹发生在0℃和- 20℃高度适宜的情况下,越小大气层结越不稳定,越有利于生成大冰雹。3月20日的0℃和-20℃高度适宜,而4月2日的0℃层高度较低,-20℃层高度相对较高,导致“3.20”冰雹过程的冰雹直径明显比“4.3”冰雹过程的大。两次强对流发生时,雷达回波反射率图上都显示出了回波强度强,垂直液态水含量高的特征,并且“3.20”冰雹过程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图上表现出了“V型缺口”的回波特征,这对冰雹的预报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指标。

强对流冰雹天气 高空槽 低层切变线 冷空气 大气层结 不稳定能量

陆秋霖 苏尉宣 林宝亭

玉林市气象局,广西玉林537000

国内会议

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南宁

中文

12-13

201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