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与中国的人地关系
胡焕庸线在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嬗变中表现出充分的稳定性.基于胡焕庸1935年之际的分县人口统计,叠加1953年以来的六次人口普查的县级人口数据的分析,发现:1935-1982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东部,而在胡焕庸线以东,西南和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也明显高于华北、华东等地;随着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凭借经济实力成为人口聚集中心,大量内陆县市则出现人口下降趋势,尤以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最为严重.目前,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在波动中上扬。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人口密度等值线向西北方向平行移动,人口与下垫面的关系有如水位与河床的关系,表明了中国人口分布的人地关系基础十分稳固。宏观的人口分布根植于人类行为的两个基本逻辑:食物和就业,食物是人口分布的面状逻辑,就业是人口分布的点状逻辑。
人口分布 人地关系 胡焕庸线
丁金宏 顾高翔
国内会议
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4-5
2015-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