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胡焕庸线”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研究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1953-2010年期间的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充分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绘制不同时期的“胡焕庸线”下的民族人口密度分布图、民族人口数量图、民族人口集聚热点区域图;同时,科学计算不同时期民族人口在“胡焕庸”线两侧分布变动比重,并对人口较多的民族进行重点分析。本文还分地区计算民族人口状况,在深入分析近60年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的基础上,探讨其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变化,“胡焕庸线”附近及西侧的西北内陆仍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集中分布区,大多数少数民族依旧高度集中分布于传统区域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族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我国的民族人口再分布渐趋活跃,少数民族人口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分布格局变化显著,向“胡焕庸线”东侧的东部沿海乃至全国区域扩散趋势也日趋明显。
少数民族 人口分布 空间格局 胡焕庸线
高向东 王新贤
国内会议
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19-19
2015-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