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鸭病--肉鸭“脾坏死”症
肉鸭脾坏死症与”雏番鸭呼肠孤病毒性坏死性肝炎(花肝病)”是同一个病,后者是陈伯伦教授在2008年6月编著的《鸭病》一书中的名称,该书在对本病的”流行特点”是这样描述的,”从1997年至今,本病在广东、福建、浙江、广西、江苏、江西等省区的番鸭伺养地区流行.易感动物目前仅见于雏番鸭及雏半番鸭,其它品种的鸭未见感染发病”.而现在的一些材料又在这样描述本病,将本病称之为”鸭脾坏死症”或”鸭脾坏死综合症”.雏番鸭呼肠孤病毒性坏死性肝炎(花肝病)的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秋季发生机会较多,尤其夏季发生机率最高。本病常单独发生或与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之后很快继发大肠杆菌病或传染性浆膜炎。发病鸭精神萎靡,呆滞,全身无力,缩颈,喜卧,喙触床面,行走时两腿站立不稳,严重时瘫痪。主要根据剖检症状(脾脏坏死为主要特征),加上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基本可作出临床诊断。要做好鸭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要注意鸭舍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光照等因素)。提高雏鸭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目前该病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以抗病毒药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如可用四逆汤与派立克联用,供鸭子饮水,每天1次,3-4天为一个疗程,每天在不饮药的时间,可让鸭群饮用电解多维,提高鸭群免疫力。该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发病鸭群的死亡率,使发病鸭群逐渐“痊愈”,但该病对后期生长有一定影响。
肉鸭 脾坏死症 病原鉴定 发病特征 药物治疗
何金武
北京金星鸭业有限公司,北京100163
国内会议
泰安
中文
258-259
2015-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