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对TM3细胞原癌基因及GJIC的影响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雄性生殖毒性及其机制,以TM3细胞为材料,分别设0,5,10,20μg/L ZEA染毒组,培养72h后MTT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原癌基因c-myc、c-fos、c-jun及连接蛋白Cx43、P-Cx43蛋白表达,SLDT技术观察GJIC功能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Cx43在细胞内分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20μg/L组c-fos的表达量明显升高,5,10,20μg/L组c-myc、c-jun表达量极显著增加,而Cx43表达量在10μg/L组中显著下降,在20μg/L组中极显著下降,其磷酸化水平在20μg/L组显著下降;10,20μg/L组荧光黄(LY)在细胞间扩散距离极显著下降;ZEA染毒后,分布于细胞膜上Cx43逐渐减少,并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上.结果表明低浓度ZEA诱发Cx43及其磷酸化水平下调,Cx43异常分布,抑制GJIC功能,致原癌基因c-myc、c-fos、c-jun异常表达,低浓度ZEA对TM3细胞增殖却起明显促进作用.
动物医学 恶性肿瘤 玉米赤霉烯酮 原癌基因 基因表达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王宜安 黄沁怡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省 扬州市 225009 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9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876-880
2015-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