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道路建设对秦岭山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一个社区恢复力的视角

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不可预期、自组织和多稳态体制等特征.道路建设是区域发展重要的干扰驱动因素,对局域社会-生态系统产生多要素和跨尺度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框架,以道路建设为切入点,借鉴社会经济连通度概念,以商洛市为例,从区域(local)和社区(community)两个尺度,分析道路建设对欠发达山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将社会-生态系统分解为经济增长、生态景观格局和乡村发展三个维度,选取商洛市统计年鉴、商州区遥感影像和典型农户调查三类数据,结合数理模型、遥感与GIS技术和问卷统计分析,对道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道路网络与景观破碎度变化以及高速公路(国道)建设对乡村社区恢复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包括:①道路扩张成为减贫的原因,却并非经济增长的动因,而经济增长却是道路网络扩展的原因;②道路建设增加了当地生态景观的破碎度,却提高了社会连通度,并且景观破碎度与社会连通度之间呈正相关;③在乡村社区尺度上,道路建设与社区恢复力之间呈现复杂关系,乡村社区恢复力可以从集体记忆、生计多样性和适应能力三个准则层选取相应的替代指标,通过对农户调查来分析和解释,运用逐步回归分析,识别了乡村社区恢复力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下的欠发达山区乡村恢复力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道路建设 社会-生态系统 社区恢复力

杨新军 石育中 王子侨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

新疆伊宁

中文

167-179

2015-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