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转移流视角下的甘州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研究目的:以甘州区为案例探讨转移流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空间集聚特征,为甘州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湿地保护与建设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动态度、活跃度和波动度计算,空间叠置分析方法和密度制图法,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①自然保留地占绝对优势,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比例较低,说明后备土地资源较为充足,具有一定发展潜力;②耕地与建设用地、牧草地之间的地类变化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转移地类,耕地、牧草地和自然保留地是各地类中主要的转移流;③建设用地的活跃度不断增大,2006-2011年达到3.16%,主要原因是城市用地面积扩张,来满足中心城区扩张的增长需求;④地类转移波动度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和水域之间的相互转换,波动度均达到最大值2.0000;⑤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构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不断增长的建设用地为内圈,以牧草地转为耕地这种转移地类为外圈的环形结构;⑥空间集聚表现出热点区域逐年增加,有向南扩张,沿水系展布的特征.研究结论:显著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空间集聚特征分析成为甘州区土地利用方面的补充资料,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土地利用 土地转移流 空间集聚 可持续发展

王怡睿 石培基 张学斌 胡艳兴 谢作轮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

新疆伊宁

中文

320-331

2015-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