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统计与统计灾害学
“没有统计,就无法认识世界。”一般认为统计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就是从周围的现象采集数据,把数据意味着什么表示的一目了然;统计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推测未知的结果,即预测事物发展的结果。地震专家们认为,地震预测预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地震统计法、地震地质法、地震前兆法等。 该研究的科学价值包括5个层面。关于科学命题:重大问题需要跨学科研究。目前跨学科研究“雷声大,雨点小”。关于科学精神:灾害研究有风险,灾害研究需要冒险精神。因为“预测任何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关于科学视角:灾害是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问题,复杂现象是一个多解问题,特别是在研究早期或假说阶段。关于科学关系:简单问题关注因果关系,复杂问题要追求相关关系,灾害研究要放弃“为什么”,探求“是什么”。关于科学方法:数学在推理,统计在推断,灾害研究需要创新统计推断与信息判断结合的研究方法。 自然灾害统计预测模型包括八个模块:应用统计方法,确定灾害事件。可公度计算分析。蝴蝶结构分析。灾害期分析。可公度结构系分析。空间迁移分析。空间对称性分析。相关关系统计分析。 统计灾害学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理论基础:对称性原理,逆向创新思维,大数据方法等。研究方法:统计方法,可公度方法,结构系图法,蝴蝶图法,几何图法等。统计灾害学学科分类:理论统计灾害学(方法集成),应用统计灾害学(趋势判断),部门统计灾害学(统计地震学、统计气象灾害学、统计水文灾害学)等。
自然灾害 统计灾害学 统计预测模型
延军平 王鹏涛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安 710062
国内会议
新疆伊宁
中文
362-362
2015-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