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玛湖地区深层有效储层关键实验技术研究与认识(摘要)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主力富生烃凹陷,在其西侧西北缘断裂带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20亿吨.1992年玛湖地区发现玛北三叠系、二叠系油田,但由于油藏低产,未能有效开发.自2011年在西斜坡玛13井和玛131井三叠系百口泉组勘探获得成功以来,玛18、艾湖1、玛湖1井等井相继试获高产油气流,迅速落实了一批高效储量区块.同时,立足于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岩心微观描述,以点-线-面为研究思路,针对三叠系深层有效储层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工作紧跟现场全面展开,精细刻画了研究层段的储集空间类型和特征,明确了有效储层的控制因素,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认识,为玛湖百里油区勘探大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通过分析物源和沉积微相的划分,储层岩性特征,储层孔隙发育特征,以及岩性与物性的关系,得出:百口泉组存在西北、东北及西部3个物源,为扇三角洲相沉积,发育3个亚相及10种微相。百口泉组砂砾岩可以划分为牵引流成因砂砾岩和重力流砂砾岩两种成因类型,不同成因类型砂砾岩物性、电性、含油性、孔隙类型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测井分析等手段建立了一套“砂砾岩成因分析技术”。百口泉组储层受沉积微相控制明显,水下分流河道及扇面河道沉积的低杂基含量(<3%)的牵引流砂砾岩、含砾砂岩以及砂岩为Ⅰ类储层,储集性能优良,是进一步勘探、评价的首选相带。

油气勘探 储层特征 沉积微相 物源

靳军 祁利祺 杨召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国内会议

2015年深层油气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3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