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公交都市”核心内涵及规划实施策略研究

国家交通运输部于2011年组织“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基于行业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包括保障、服务、设施、运营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考核要求.本文通过对世界级“公交都市”特征进行总结,明确提出“公交都市”核心内涵是通过用地、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以及资金投入等措施形成合力,共同营造适合公共交通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并不是简单等同于公共交通系统优先.目前中国大城市正处于城市化与机动化快速发展阶段,都面临着小汽车高速增长、公交分担率持续下降、公交客运量增长停滞甚至不断下降等问题,针对这类城市建设“公交都市”的发展要求,从用地及交通两方面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公交都市”建设实施策略:以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通过用地调整与交通接驳,挖掘既有或在建轨道的潜力,大规模建设BRT及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运行车速和运能,全力推进以枢纽为核心的公交场站建设,为线网优化夯实基础,加快构建快一千一支多层次一体化常规公交线网,提高运行效率,以成本规制、定向补贴、票价改革为抓手,促进公交发展模式变革,对全国20多个省会及地级市具有借鉴意义.

公交都市 城市规划 交通模式 土地利用

纪铮翔 周业利 许小刚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8次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1-9

2015-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