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深圳梅林关公共交通枢纽优化策略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一般结合城市中心、对外交通设施等布局,而为了优化公共交通组织,一类特殊公交枢纽布局在中心区边缘、交通瓶颈地带等.随着城市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这类特殊公交枢纽的交通功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以深圳市梅林关为例,研究关口公交枢纽的演变历程,以及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关口交通功能的变化及改造策略. 现状关口公交设施承担的客流包括组团换乘客流,实际承担了重要的换乘枢纽功能。远期随着轨道交通成为跨关出行的主体,轨道沿线地区将与最近的轨道站点建立便捷的慢行交通联系,加强与轨道交通接驳,以轨道站点组织客流。 在这种背景下,梅林关口作为轨道4、6号线换乘站,未来仍将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存在,但形式和功能将发生变化。从形式看,将由现状的常规公交枢纽转向轨道换乘枢纽;从功能看,不再承担区域公交换乘功能,转向重点满足关口周边地区的地铁客流需求。 根据关口交通功能的变化,未来将不承担组团换乘客流,应取消现状服务这部分客流的公交场站;考虑关口区位敏感,为了减少关口周边地区公交客流对跨关交通的影响,方便周边片区公交出行,未来不再将这部分客流引到关口,而是在片区内部新布局公交设施解决;关口枢纽重点服务周边地区地铁客流,800米范围内重点打造“轨道十慢行”模式、1-3公里范围内重点打造“轨道+支线公交”模式。 公交场站是关口枢纽最重要的交通设施之一,基于客流预测结果,参考类似客流集散地经验选取车辆首站满载率,并通过高峰公交客流需求及车辆进出站延误来考虑计算场站发车区及蓄车区规模。

公共交通枢纽 功能设计 客流对象 场站规模

肖胜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8次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1-9

2015-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