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导向发展的量化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公交导向发展评价标准》旨在指引城市土地发展与绿色交通的整合,推动以绿色出行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创建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低碳城市.该标准把公交导向发展的概念进行量化,形象具体,可操作性强,对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其评价方式和内容予以引介的同时,结合获得高分的最佳实践案例以及宜昌和天津的两个城市发展项目的规划设计,展现如何把这套标准应用于中国的实际项目,检验其实践性,并思考国内公交导向发展的问题和方向.《TOD标准》是一套评价、认证和政策引导的量化工具。与国际上现有的两大绿色社区评价指标LEED ND和BREEAM不同的是,《TOD标准》评价的并不是构成绿色社区或优秀城市设计的所有因素,而是强调开发建设项目与公共交通的连接与整合,以及其对鼓励公共交通出行、步行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与减少私人汽车使用的作用(ITDP,2014)。“城市生活中的交通8原则”是《TOD标准》的制订基础:步行——发展鼓励步行的街区:自行车——优先发展自行车网络;连接——创建密集的街道网络;公共交通——支持高质量公共交通;混合——规划多功能混合社区;密集——将密度与公共交通运力相匹配;紧凑——创造短距离通勤的紧凑区域;转变——通过规范停车和交通使用来增加城市机动性(ITDP,2014)。它们概括了可持续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摒弃了旧的发展模式,提倡把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小、效率高的以人为本的交通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其中,分值的比例反映了编写团队对各个原则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作用轻重的理解。鼓励发展非机动车交通的“步行”、“自行车”及“连接”原则,共占35%,比例最高,而提倡减少机动车使用的“转变”原则占20%,为次高,它们在TOD项目规划中是常被忽略的要素,却又是引导人们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
城市交通规划 公交导向发展 评价标准 可持续性 土地利用
黎淑翎 胡曼莹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4
2015-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