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岩裂缝油藏特征分析与预测技术在A工区的应用
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地区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大面积发育有60-80m暗色泥岩,整体评价为成熟优质烃源岩,自1984年以来,在该泥岩系的裂缝储集空间中累计发现工业油流或油、气显示井50余口,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针对泥岩裂缝的油藏特征进行分析,并寻找有效地球物理手段对其进行预测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以A地震工区为例,对形成泥岩裂缝油藏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合钻井资料,搞清楚泥岩裂缝的岩石物理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优选效果良好的井、震预测手段.本区泥岩裂缝发育区,在地震上多表现为弱振幅—低连续反射,为地震预测提供依据;相干及聚类属性对泥岩裂缝预测效果较好,相干值较小区域为裂缝分布有利区,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属性也只能对裂缝发育区进行预判,对尺度较大裂缝预测效果较好。本次所用地震处理成果为叠前偏移数据,对泥岩裂缝刻画能力有限,需多种方法、多种资料相互结合、相互验证才能排除非裂缝信息的干扰,提高裂缝预测精度。
油藏勘探 泥岩裂缝 地质特征 预测精度
宁静 赵建芝 孙国超 韩云 江才君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一公司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357
国内会议
宜昌
中文
577-580
201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