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储层研究为核心的岩性边界识别及刻画技术
岩性边界的识别及刻画一直是制约渤海古近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瓶颈技术,与陆上油田以钻井带动隐蔽油气藏勘探思路迥然不同,海上更多的是在地质模式的指导下依靠多种地球物理技术的融合开展分析研究.本次研究区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储层横向展布特征差异大,是一个典型的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认为本区存在一个明显的岩性边界.但由于本区主要目的层埋藏深且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用常规属性分析和叠后反演方法难以精确预测储层横向展布特征,因此如何对岩性边界进行识别和刻画是研究的难点.本文在地质-地震一体化储层预测思路指导下,以储层综合研究为核心,综合运用古地貌恢复技术、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叠前地震反演等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精细识别和刻画出了岩性边界.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古近系精细层序界面约束下的岩性边界识别及刻画技术系列,该项技术有效指导了中国近海古近系首个亿吨级隐蔽油气藏—秦皇岛29-2东油田的发现,同时对类似岩性边界识别及刻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油气勘探 储层分析 岩性边界 识别技术 刻画技术
王军 周东红 王德英 张中巧 吕振宇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塘沽 300452
国内会议
宜昌
中文
695-698
201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