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动态磁共振成像对盆底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

本文就盆底动态磁共振成像对盆底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采用传统的单一排粪造影术必然漏诊前、中部盆腔器官的病变。排粪腹膜腔造影术无法观测膀胱尿道的改变,动态膀胱直肠造影术不能检测盆底疝,均达不到全面评价盆底功能失调的目的,动态磁共振不仅可获得盆腔全部器官和周围软组织的细微解剖,全面评价盆底形态,还可动态观察排便过程中肛直角的变化及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的活动,评价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在排便时的活动是否协调,有无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有利于发现盆底功能障碍以及伴发的器官下垂,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价值。
盆底功能障碍 动态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临床应用
蒋涛 杨新庆 郑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6-68
2015-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