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探讨
本文以慢性便秘为研究对象,指出便秘的病因包括心理因素、遗传、饮食、激素水平和肠神经肌肉异常等。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心理因素对便秘产生的影响,大量实验表明,慢性便秘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情绪。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大脑皮层,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肠道,从而产生相关的肛肠问题,反之,肛肠症状也会通过脑—肠轴反之影响社会—心理因素,慢性便秘患者多出现焦虑,焦虑本身可能不直接引起慢性便秘,但患者经常担心便秘症状的复发以至于他们过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压力诱使便秘复发。抑郁为肛肠疾病常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对日常生活和娱乐不感兴趣,情绪低落消极,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念头。因便秘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甚至家庭生活从而导致抑郁,而抑郁又加重原有肛肠疾病,形成恶性循环。肛肠疾病病位涉及个人隐私较多,故病人因害羞心理选择不就医,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导致疾病加重。
慢性便秘 发病机制 社会环境 心理状态
吕长遥 贺平 王凯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13-319
2015-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