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眼部电刺激对动眼神经麻痹所致眼球运动障碍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在电刺激眼外肌区对动眼神经麻痹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60例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30例.电针组选取眼外肌穴为主穴,采用眼部内刺法结合电针疗法;针刺组穴位及针刺手法同治疗组,不使用电针.每周5次,15次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睑裂大小、瞳孔大小、眼球运动范围和复视恢复情况. 结果:电针组眼睑大小(9.79±2.65)、眼球移动距离(18.12±1.30)均高于针刺组(8.23±2.74,16.71±1.44);电针组瞳孔大小(0.44±0.42)低于针刺组(0.72±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组痊愈率63.33%、有效率93.33%,均优于针刺组的36.67%、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电针治疗动眼球运动障碍具有明显治疗优势,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眼外肌麻痹 眼球运动障碍 电针疗法 眼外肌穴 疗效评价

周凌云 纪晓杰 栗雪梅 滕金燕 刘继超 赵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眼球运动治疗病房 哈尔滨市 150001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首届全国专科专病建设学术研讨会

河南开封

中文

801-804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