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胸痹心痛临证辨治研究体会
以古代医籍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探讨胸痹心痛辨治研究.《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云胸痹心痛是以”心中痞,诸逆心悬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为主;病位在胸、心;心阳亏虚是病之本,宗气不足是病之因,肾元匮乏是病之根,痰浊气滞是病之标;脏腑关系为”五藏相通”;并研究胸痹心痛病变关乎五脏,以心为主,”不离于心,亦不止于心”,涉及肺、肝胆、脾胃、肾等脏腑,且病变脏腑间易互相影响.关于心与肺、心与肝、心与脾胃、心与肾以及其间相互传变等,古代医家各有综述.辨证以从瘀血、从肝郁、从脾胃、从阴虚、从阳虚为主论治,临床诊疗化裁经方,灵活运用,疗效显著.因此经典理论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了基础,也为研究疾病指明了方向.通过研读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从而提高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水平.
胸痹心痛 中医证型 辨证论治
孙世文
吉林省通榆县中医院 137200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256-258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