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评述

本文介绍了中医学和近代医家对哮病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一定进展,且具有疗效较好,副作用少,能大大减少发作次数等优势,治疗方法也趋向多样化,如口服、雾化、针灸、穴位注射与外敷等。但在治疗上多忽视了火与肺的关系,哮喘之发是正邪交争,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病因虽在痰,但与火关系密切。病性总属本虚标实,而中老年哮病发作期(寒哮)以寒饮伏肺,饮郁化热多见。凡治火郁之证,临证总当顺其性而扬之,因其势而导之,但升之、散之不可过于凉,以免冰伏其邪,使热不得外越而内陷。正如朱丹溪说:“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寒凉,必兼温散。”由此可见,支气管哮喘从火论治既符合中医学传统理论,又具有现代医学科学基础,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治法之一。

支气管哮喘 中西医结合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姜国峰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首届全国专科专病建设学术研讨会

河南开封

中文

273-278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