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马惠线管道内腐蚀原因及减缓控制措施

通过对马惠线腐蚀失效历史记录、内检测数据、管道高程变化以及管内沉积水的理化分析,输送工艺、严重腐蚀管道样品的失效分析(包括腐蚀产物、EDAX和机械性能),确定出其内腐蚀原因主要是:由于硫酸盐还原菌(SRB)、氯离子含量和矿化度、运行温度均较高以及低流速复合效益,造成管道内沉积水的强腐蚀性环境;15km加热站出站管道内表面较高的输送温度致使其无蜡析出,处于低洼地段的管道直接暴露在腐蚀环境中,提出优化马惠线运行工艺和严格管理,防止或减少腐蚀性介质进入管道干线;加注缓蚀剂和定期清管,破坏管内已经存在的稳定腐蚀环境,确保缓蚀剂能在管道内壁形成有效的保护膜,将管道与腐蚀环境隔离开,降低管道内部环境的腐蚀性。

输油管道 内腐蚀 生成机制 优化运行

陈新华 刘猛 刘文会 黄彪

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0

国内会议

2014中国油气论坛——油气管道技术专题研讨会

廊坊

中文

812-815

2014-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