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杧果炭疽病菌分子系统学及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本文以杧果炭疽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广西南宁市、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等不同地方采集杜果炭疽病病害样本,选取16个代表菌株进行菌落、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并结合核糖体DNA内转录间区(rD-NA-ITS)和p微管蛋白(B-tubulin)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杧果炭疽病菌均属于胶胞炭疽菌。选用22条随机引物,对采集于广西不同地方的16株柞果炭疽病菌进行ISSR-PCR分析。共产生位点数408个,多态位点数174个,平均多态位点7.9个,多态百分率42.6%。每条引物扩增出5—11条谱带,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000b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柞果炭疽菌种群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且ISSR多态性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杧果炭疽病 分子鉴定 胶胞炭疽菌 遗传分化
李其利 黄穗萍 郭堂勋 莫贱友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84-184
2014-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