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动态分析小麦响应菲利普孢囊线虫侵染的代谢变化
本文以小麦线虫病为研究对象,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小麦响应线虫侵染的代谢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小麦品种选用高感孢囊线虫病的温麦19,线虫材料选取H.filipjevi河南许昌群体。利用该线虫的二龄幼虫接种小麦幼苗的根部,分别选取接种前,接种后1天、3天、5天和7天的样品提取代谢DA对不同接种阶段的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OPLS-DA能够很好的区分不同接种阶段的小麦样品,说明线虫侵染不同阶段小麦的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利用S散点图寻找线虫不同侵染阶为了深入了解小麦响应线虫侵染的机理,对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代谢物在0—5天时含量逐渐增加,而5-7天有所回落,但是含量还明显高于接种前的水平;代谢物C、G和J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说明这7种代谢物与线虫前期侵染有关,可能主要响应伤害反应。代谢物F和Ⅱ在线虫侵染的前7天,其含量都逐渐增加,但是在3-5天物质积累明显放缓,有可能这两种物质同时参与伤害反应和线虫定殖后的反应,并且其响应机理是一样的。而代谢物K和L也是同时响应伤害反应和线虫定殖后反应,但是其响应机理有可能是相反的。
小麦线虫病 菲利普孢囊线虫 侵染机制 代谢组学
张洁 李永辉 袁虹霞 邢小萍 李洪连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450002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437-437
2014-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