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microRNA-330-3p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索NSCLC患者脑转移的危险临床因素,并筛选NSCLC患者外周血中可预测脑转移发生的microRNA,及其在脑转移发生过程中的相关机制研究. 方法:收集了122例主要治疗过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NSCLC患者,收集的信息包括首诊时的性别、年龄、吸烟状态、病理类型、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GFR基因突变状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临床因素对脑转移发生的影响.在上述NSCLC患者外周血中,通过qRT-PCR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各microRNA的表达水平;转染合成的特定microRNA模拟物、模拟物的阴性对照物、microRNA的抑制剂和抑制剂的阴性对照物进入A549细胞系;采用MTT方法检测特定microRNA对A549的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对A549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小管形成实验用以检测对A549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EGFR基因突变,女性患者,年龄小于60岁患者,腺癌患者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外周血中micro-330-3p表达升高是NSCLC患者发生BM的危险因素;MTT显示,转染mi-330-3p模拟物组的A549细胞存活率较其各组高;transwell侵袭实验、划痕实验及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显示,转染mi-330-3p模拟物组的A549细胞与其余各组相比,侵袭、迁移能力及成管能力皆有增强;相反,转染mi-330-3p抑制剂组的A549细胞与其余各组相比,上述能力皆减弱;qRT-PCR以及western blot结果示,稳定过表达miR-330-3p的A549细胞中VEGF、EGFR和MMP-9表达升高,沉默miR-330-3p的A549细胞中上述基因表达下调. 结论:1.EGFR基因突变,女性患者,年龄小于60岁患者,腺癌患者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清中miR-330-3p可能作为筛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物标志;3.miR-330-3p可能促进肺癌细胞生长、增强侵袭迁移能力、促进血管形成,进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4.miR-330-3p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与VEGF、EGFR和MMP-9的表达水平相关.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微小RNA-330-3p 致病因素

蔡茜 董晓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15-516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