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基因状态明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状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化疗疗效的预测意义. 方法:收集自2006年1月10日至2013年12月20日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81例Ⅲb/Ⅳ期的NSCLC患者.分析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EGFR基因状态、临床特征与化疗疗效及PFS之间的关系. 结果:入组前181例患者均进行了EGFR基因检测,EGFR基因野生型106例(58.6%),突变75例(41.4%).其中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中的EGFR突变率高于男性、鳞癌、吸烟的患者,P值分别为0.008,0.000,0.011,有统计学差异.181例患者均接受了一线化疗,客观缓解率(ORR)为26%,疾病控制率(DCR)为70.2%.EGFR突变患者的DCR较EGFR野生型患者高,分别为84.0%和60.4%,P=0.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亚组分析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的ORR、DCR均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P=0.049,0.002).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患者的DCR均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P值分别为0.010.全部患者的中位PFS为4.3个月.其中腺癌患者PFS为4.7个月(P=0.036);EGFR突变患者PFS为6.3个月(P=0.002);PS评分0-1分组PFS为4.4个月(P=0.016). 结果:显示腺癌、EGFR突变、PS评分≤1分的患者PFS更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突变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P=0.005). 结论: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是EGFR基因突变的高发人群.EGFR突变对于晚期NSCLC一线化疗近期疗效具有肯定的预测意义.EGFR突变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状态 疗效评价
秦娜 张权 张树才 张卉 王敬慧 李曦 吕嘉林 吴羽华 杨新杰 农靖颖 张新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31-531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