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游离生物标志组合对胃癌伊立替康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目的:本研究从胃癌组织和外周血浆游离APTX,BRCA1,ERCC1,ISG15和Topo1mRNA入手,初步探讨其与伊立替康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为可能的胃癌伊立替康实时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系统收集175例经病理确诊的新鲜人胃癌标本和对应的术前血样.分析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浆游离APTX,BRCA1,ERCC1,ISG15和Topo1mRNA水平与胃癌伊立替康药物敏感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建立胃癌伊立替康敏感性的疗效预测指数.构建胃癌荷瘤裸鼠模型,体内验证该疗效预测指数对伊立替康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结果:175例患者中模型构建的测试组为135人,模型验证组为40人.伊立替康敏感组的患者其肿瘤组织APTX(P<0.001),BRCA1(P<0.001)和ERCC1(P<0.001)的水平明显低于耐药组,而ISG15(P=0.047)和Topo1(P=0.002)的水平明显高于耐药组;伊立替康敏感组的患者其血浆APTX(P=0.006)和BRCA1(P=0.019)的水平明显低于耐药组,ERCC1的水平有低于耐药组的趋势(P=0.14),而ISG15(P<0.001)和Topo1(P=0.001)的水平明显高于耐药组. 结论:本实验初步证实胃癌组织和血浆APTX,BRCA1和ERCC1与伊立替康敏感性呈负相关,ISG15,Topo1mRNA水平与伊立替康敏感性呈正相关.基于以上基因构建的伊立替康疗效预测指数能更精准地区分伊立替康敏感与不敏感的人群,是潜在的胃癌伊立替康疗效的预测标志,为大样本临床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胃癌 伊立替康 药物敏感性 血浆游离生物标志
沈洁 魏嘉 汪灏 禹立霞 杨阳 谢丽 钱晓萍 邹征云 管文贤 刘宝瑞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43-544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