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不良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3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预后不良的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ALCL)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淋巴肿瘤科2011年1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例预后不良的ALK+ALCL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ALK+ALCL的不良预后因素. 结果:3例患者均为年轻男性,其中2例15岁,1例20岁;均为晚期患者伴B症状(发热),其中1例ⅢB期,2例ⅣB期(分别累及左眼眶、筛窦、上颌窦、腮腺,纵膈、骨髓);aa-IPI均为2分,中/高危组;骨髓均见嗜血现象;免疫表型分别1例裸细胞型、2例T细胞型;病理亚型分别为Burkkit样、普通型、淋巴组织细胞型;Ki-67分别为90%、70%、50%.采用NCCN指南推荐一线CHOP样方案疗效差,改二线方案治疗无效.生存期分别为100天、140天、160天. 结论:ALK+ALCL是比较少见的淋巴瘤,多以外周淋巴结肿大及高热等起病,总的预后良好,文献报道CR率为69~95%.本文及相关文献提示,有如下因素时预后差:①A L K+变异型;②纵隔、内脏、皮肤累及;③骨髓中嗜血现象;④Ki-67高表达;⑥临床分期晚;⑦初始疗效差.
淋巴瘤 病理机制 临床治疗 预后评估
王娜 李喜 连科 李丽 武晓博 崔菊亚 侯淑玲 张巧花
山西大医院淋巴肿瘤科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85-586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