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IA方案”伊达比星(IDA)+阿糖胞苷(Ara-C)”和包括DA方案”柔红霉素(DNR)+Ara-C”、MA方案”米托蒽醌(MTN)+Ara-C”、CAG方案”阿克拉霉素(ACLC)+Ara-C+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TA方案”吡柔比星(THP)+Ara-C”、HA”高三尖杉酯碱(HHT)+Ara-C”、TAE方案”THP+Ara-C+依托泊苷(VP-16)”治疗初诊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 L)诱导缓解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以上方案治疗2003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初诊AML365例,其中男202例,女163例,年龄10~84岁.365例患者按其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14例,男110例,女104例,年龄10~82岁;治疗组151例,男92例,女59例,年龄14~52岁;对照组214例患者中:M114例,M283例,M473例,M532例,M65例,M77例.治疗组151例患者中:M112例,M264例,M455例,M517例,M73例.对照组214例采用DA(或MA、TA、HA、CAG、TAE)诱导治疗;治疗组151例,采用IA方案诱导治疗.对照组应用DNR 40~5 mg/m2 dl~3,或MTN 6~8 mg/m2 d1~3,或THP25 mg/m2 dl~3,或HHT 1~2mg/d dl~14,联合Ara-C 100~150 mg/m:。治疗组患者应用IDA及Ara-C治疗:IDA 6~8 mg/m2(第1-3天),Ara-C 100~150 mg/m:(第1-7天)。2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均给予水化、碱化等对症支持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隔日一次或一日一次,每周监测肝、肾功能。比较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对照组126例中完全缓解(CR)124例,部分缓解(PR)36例,未缓解(NR)54例,有效率(CR率+PR率)74.77%,CR率57.94%;治疗组151例中CR 53例,PR 73例,NR25例,有效率83.44%,CR率35.10%。2组不良反应主要是较强烈的骨髓抑制,而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中对照组CR率以及总有效率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低。但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降低。考虑与IDA使用剂量减低有关。故应按标准剂量足量用药。

急性髓系白血病 化学疗法 临床疗效

熊杰 王季石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624-625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