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预激疗法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的:探讨改良预激疗法对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 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ALL11例,均为用经典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获完全缓解或首次完全缓解6个月内复发或6个月后复发经正规诱导化疗无效者,男性6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39岁(范围:18~63岁).具体方案G-CSF200μg/m2(化疗前一天用,共计14天);Ara-C10mg/m2q12h(第1~14天);ACR10~14mg/m2(第1~4,10~14天)或HHT1mg/m2(第1~14天);Pred1mg/kg(第1~14天);L-ASP1万单位(第1~6或14~19天),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联合化疗的时间.疗效标准按照《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毒副作用评价按照WHO标准。 结果:11例经改良预激治疗的患者,第一疗程后CR 6例,PR 4例,死亡1例;部分缓解患者行第二疗程改良预激治疗后CR 1例。改良预激治疗可使患者产生Ⅳ度骨髓抑制,但改良预激治疗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以往强烈化疗组比较);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0.4天(范围:10~15天),也短于强烈化疗组15.5天,且平均输注血小板2.5个治疗量,少于强化治疗组3个治疗量;改良预激治疗组与以往强烈化疗组比较,黏膜炎、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心脏毒性及胃肠道毒性等非造血系统毒性均可观察到有明显减少、减轻现象。 结论:在部分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改良预激治疗可能成为较强烈化疗更为有效、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激疗法 临床疗效 毒副作用
房佰俊 周健 刘丽娜 向谱 喻凤宽 李玉富 宋永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677-678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