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种族乳腺癌FEC方案化疗毒副反应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YMS)多态性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基因型与化疗毒副反应的关系. 方法:选取ESR1基因5”端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5”UTR)的28bp重复序列(28bp VNTR),内含G/C突变,rs2853542作为遗传标记,运用PCR-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的方法对7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基因分型,通过病例查阅及随访获得患者的毒副反应数据. 结果:TYMS28bp VNTR基因型在高加索人群2R/2R、2R/3R和3R/3R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0%、62.0%和26.0%,在亚裔人群分别为4.4%、30.4%和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Ⅲ~Ⅳ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亚裔人群明显高于高加索人群(86.96%vs60.00%,P=0.021),TYMS28bp VNTR3R/3R基因型中,Ⅲ~Ⅳ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高于2R/3R、2R/2R,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0%vs65.79%,57.14%,P=0.578). 结论:高加索人与亚裔乳腺癌患者FEC辅助化疗耐受性存在差异,但可能与两者TYMS基因28bp VNTR多态性差异无关.
乳腺癌 化学疗法 胸苷酸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毒副反应
张凤春 徐海燕 任芳 马越 唐雷 王红霞 徐迎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肿瘤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肿瘤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693-693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