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物标志物在预测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尽早发现有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潜在危险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积极预防性治疗. 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就诊我院的恶性肿瘤患者269例患者入组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依照Khorana评分分为0分为低危险组80例,1~2分为中危险组147例,≥3分为高危险组42例,入院时抽血测定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不同组别下分为D-二聚体阴性组,D-二聚体阳性组,D-二聚体+CRP阳性组,其后不管治疗与否进行随访6个月,观察不同组别患者VTE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中危险组中D-二聚体升高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较D-二聚体正常者高,D-二聚体及CRP两者同时升高患者中发生血栓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中危险组恶性肿瘤患者应联合检测D-二聚体及CRP,尽早发现有发生VTE潜在危险的恶性肿瘤患者,针对危险性大的肿瘤患者给予积极预防治疗,也可指导患者的总体预后.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生物标志物 诊断价值 预防性治疗

薛荣梅 葛伟

包头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科 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科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713-713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