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剂在运动鞋、服类纺织品抗菌除臭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本文综述了纺织品抗菌剂分类,根据杀菌作用不同,分为杀菌剂和抗菌剂两种;根据溶出性的不同,分为溶出性和非溶出性两大类;根据抗菌剂与纺织品纤维结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吸附性、交联联合型和反应结合性3类;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有机类、无机类和天然生物抗菌剂3大类型。不同的抗菌剂机理是不同的,有以下几种方式,概括为:使细菌细胞内的各种代谢酶失活,杀死细菌;与细胞内的蛋白酶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功能;抑制孢子生成,阻断DNA合成,抑制细胞生长;加快磷酸氯化还原体系,打乱细胞正常的生长体系;破坏细胞内的能量释放体系;阻碍电子转移系统以及氨基酸转酯的过程;通过静电场的吸附作用,破坏细胞壁而杀死细菌。 在潮湿、营养和合适的温度下,纺织品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媒介物,其较大的表面积有助于微生物的生长。运动后,由于汗液分泌量的急剧增加,汗水、新陈代谢产物和皮脂等排泄物,被纺织品吸收,形成了微生物的营养源,为细菌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细菌的大量繁殖,造成纺织品发生霉变、脆化甚至是变质。另外由于细菌大量分解汗液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氨等异味物质,从而产生令人不悦的体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皮肤疾患的传播或感染。运动鞋、服由于其自身的使用特点,更容易成为微生物的繁殖地。消费者对功能服装和排湿、透气、清爽的需求,创造出巨大的抗菌纺织品市场。
纺织品 抗菌剂 分类方法 抗菌机理
谢晨斌 魏书涛 张冬斌 李德平
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82号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A栋三楼科学实验室,361000
国内会议
泰安
中文
67-76
2013-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