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自发吞咽音特征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自发吞咽音特征. 方法:健康受试者100例,分为青年组(19~30岁)和老年组(60~85岁),每组50例(男女各25例).2组研究对象均测量颈围(绕甲状软骨水平的颈部周径)和体重指数(BMI).在甲状软骨以下气管左侧检测自发吞咽音20min,采用RavenPro1.5.0进行吞咽音切分、标注和吞咽声学指标测算,包括每分钟自发吞咽频率(SPM)、吞咽音长、能耗、半耗能时长及半耗能时长占比,使用R3.4.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青年组的平均颈围(34.31±3.45)cm,与老年组”(33.95±3.00)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9);青年组的BMI为(21.97±2.65)kg/m2,低于老年组”(23.43±2.89)kg/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9).老年组的SPM为(0.39±0.34)次/min,显著少于青年组”(0.91±0.51)次/min”,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的吞咽音长为(0.92±0.29)s,显著长于青年组”(0.84±0.26)s”,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单次吞咽消耗的能量为(76.88±9.82)dB,显著高于青年组”(75.43±8.93)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单次吞咽消耗一半能量所需时间为(0.43±0.24)s,显著长于青年组”(0.38±0.1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该时间占吞咽音长的比例在青年组”(48.30±28.20)%”和老年组”(49.00±29.9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9). 结论: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的自发吞咽频率明显减少,吞咽音明显延长.

吞咽功能 声学特征 频率特性 年龄差异

吴亚岑 林枫 江钟立

410016 长沙,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吞咽障碍高峰论坛

广州

中文

912-914

2017-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