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吞咽时声门下为正压,此正压可帮助清理声门上的残留物,从而保护气道,防止食物误吸人声门以下。此声门下气压理论是PMV改善误吸的重要机制,其主要是在生物流体力学方面通过调节吞咽-呼吸的协调性来改善吞咽功能。恢复声门下气压可通过机械感受器作用和重塑咽喉部感觉来提高感觉灵敏性,重建声门关闭反射和咳嗽反射来保护气道,而重塑咽腔内压力可提高吞咽功效,这些都促使声门下气压成为减少误吸的关键因素。因此,佩戴PMV来重建闭合的上呼吸道系统是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PMV是气管切开患者一种简单、合理且价廉的治疗选择,而国内仅有少数医院开展,国外学者虽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若干问题,包括佩戴PMV进行吞咽造影检查时,大部分研究中只针对稀流质这种性状的食物进行评估,并发现可减少误吸。仅有少数研究对其它性状食物(如浓流质、浓稠糊状、半固体)进行了探究。由于研究例数较少,此结果尚存争议,尚需进一步研究PMV在进食其它性状的食物时是否也可以减少误吸。与其它减少误吸的代偿策略(如鼻饲管、胃造瘘)或直接方法(如堵管、拔除气管套管、封管)相比,PMV的功效和费用是否有较高的性价比。就PMV的作用机制而言,重塑声门下气压后如何计算上气道的流体动力学,如何应用物理方程分析声门下气压对吞咽功能的影响。上述问题都值得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为PMV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的依据。
气管切开 吞咽障碍 气道管理 吞咽说话瓣膜 疗效评价
谭茗丹 李咏雪 温红梅
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954-956
2017-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