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敦煌学

本文试图从文化心态与文化交流的角度,重释百年以来敦煌文化学术的发展历史.因中外往来而产生而繁荣的敦煌,也曾因往来中断而衰落沉寂,最终在新的世界文化交往中,成为丝绸之路上沟通中西、连接古今的重要文化坐标.百余年来敦煌文化学术的发展,也和两千年的敦煌历史一样,深深受到中外文化沟通交流的制约影响.归纳起来看,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学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敦煌学,其百余年来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文化失守、文化保护(保守)、主动出击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同时又分别对应着自卑退让、保守自立、自强自信三种不同的文化心态.敦煌学百余年来的兴衰历程,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提出,是中国国力强盛与文化自信的必然产物.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率先走向国际的学科,敦煌学也必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发挥重大作用.

敦煌学 文化心态 交流机制

王晶波

兰州大学

国内会议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建泉州

中文

19-25

2016-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